简洁版 扫一扫
健康时尚

七旬教授跑步数据背后的健康管理方法论

时间:2025年01月16日 编辑:聊城市健康协会-田明山 字体:


73岁,还能做什么?是安享晚年,还是被年龄定义?

对于康复医学教授励建安而言,73岁代表着9年107场全程马拉松、4515公里的奔跑足迹——这不仅是身体的奇迹,更是一位康复医学泰斗用脚步书写、用身体实践的‌科学健康管理方法论‌实证。

励建安教授,是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名誉院长、美国国家医学院国际院士,更是中国康复马拉松的发起人——他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生命实践、探索老龄健康极限的‌先锋实验者‌。

2020年7月,励建安院士专家工作站设在山东聊城鲁西骨科医院。从此,他与美丽的江北水城、两河明珠结缘,我们也就知道了更多关于健康管理方法论。

‌“人生最可怕的不是起跑线晚,而是永远站在起跑线前纠结!”‌

——励建安教授语录

在国家启动“体重管理年”之前,励教授早就以身作则,用一场场奔跑完成场特殊的“生命实验”。他以自身为样本,‌用严谨的数据监测和科学的训练体系,挑战老龄生理“天花板”,为大众健康跑破解了三个核心命题,更提炼出宝贵的健康管理方法:‌

‌方法论一:精准数据驱动——科学家精神的实践场域‌

‌科学家精神是实验室里的孤灯,还是跑道上的曙光?‌

2021年国庆清晨,无锡太湖畔湿度高达85%。励教授佩戴着心率带,使用血糖仪进行赛前最后一次代谢监测。运动手表显示前两日累计消耗17632大卡——相当于普通人八天的能量总和。当同行者询问“跑900米走100米”的策略时,这位康复医学奠基人的回答直指核心:“‌乳酸阈值的精准把控,才是持续作战的关键。‌”

这并非偶然。2016年,他右脚第五跖骨JonesII型骨折后,便进行了一场震惊医学界的“自我康复实验”:摒弃传统静养,‌基于运动生化原理和身体反馈数据(如疼痛程度、步态改变)进行动态调整‌——骨折第5天无拐杖步行6000步,第11天慢跑,第18天登山,第70天完成半马,直至第80天广州马拉松成功挑战全马(5小时54分)。‌从实验室到赛道,他以身体为试剂,验证了“科学运动促进康复”的硬核方法:精准监控指标(如疼痛阈值、负荷量)、个性化进阶计划、倾听身体反馈是安全高效康复的基础。‌

‌方法论二:个体化进阶——破除年龄迷思的科学路径‌

‌古稀之年的价值刻度,是日历翻动的页数,还是生命燃烧的温度?‌

年龄从未成为励教授的桎梏。一位电视台主持人目睹夜色中励教授白发上的反光条跃动后感慨:“年龄从不是数字的囚徒,而是燃烧的火把。”这把火同样点燃了他的夫人:曾经自认“永远跑不完马”的励夫人,在丈夫指导的‌阶梯式负荷训练法‌下成功完赛。对于如何运动,励建安教授认为,应该注意三个原则:个体化、循序渐进、持之以恒。

个体化原则:由于个人体质不同,不要随意借鉴他人经验。运动强度、运动时间,都要根据个人体质量力而行。

循序渐进原则:逐渐增加运动量,让自己学会适应,不建议一开始做高强度运动,这样不但不利于健康,可能还会带来某种伤害。

持之以恒原则:坚持每天把运动当作吃饭刷牙一样的事来做,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个人运动应该有规划,有监督机制。

‌方法论三:数据赋能临床——医学使命的信念传递‌

‌医学的终极使命,是治愈病历本上的诊断,还是点燃生命里的光芒?‌

励教授的健康管理方法论远不止于跑步。在山东聊城义诊时,他为一位脊柱侧弯少年检查。三个月后,鲁西骨科医院的医疗团队成功利用3D打印支具帮助少年挺直脊梁,关键参考依据之一正是励教授在挑战“7天7马”期间积累的宝贵‌躯干稳定性动态数据‌。当年轻医生困惑于患者康复信心重建时,励教授展示手表上配速“从630到500”的曲线演变:“‌看看这些数据曲线,医学不仅是技术的突破,更是一场需要信念支撑的马拉松。真实的、可量化的进步数据,本身就是点燃希望、建立康复信心的最强火种。‌”

‌数字背后的重量:健康管理的启迪‌

70岁、7天、7个全马;9年、107场、4515公里——这串数字是传奇的注脚,更是‌科学健康管理方法论‌的实体化证言。它的重量在于:为偏远山区的孩子点燃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,让病房里的患者看见重获新生的曙光,更让每个个体明白——‌借助科学方法、精准数据和坚定信念,突破自我、管理健康、活出生命质量,拥有无限可能。

不倚年岁论高下,惟看初心数几重。励建安教授用脚步丈量自己的边界,也丈量着一场全民健康的可能性,用行动诠释着“健康中国”的内核。在他看来,体重管理从不是“少吃多动”的浅层理解,而是关系到国民寿命、医疗负担、慢病防控的系统工程。运动,不只是减脂的手段,而是肌肉增长、功能改善、生活质量跃升的抓手。倘若每一个人都能在日常中迈出那“3公里”,中国就可能少一个高血压患者、少一例糖尿病人、少一次心梗发作。在他提出的“运动自我实验”里,百场全马不过是起点,他想告诉公众:

不是我能做到,而是你也能做到!

跑步不开始于起跑线,也不结束于终点线!(田明山)


(卫生与健康-康文轩)
必读公告:本站部分健康类图文来自于网络,仅供网友参考,不可做为医疗诊断治疗依据,必要时请咨询专家核实您要利用的内容,如文章涉及您利益需要删除或您对本站任何方面有进一步意见建议,请在页尾部联系我们。